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朱崇科的求知阁

无忧无惧,刚韧有度

 
 
 

日志

 
 
关于我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教授、博导兼系主任。本博客已经停止更新。 本人新博客为http://blog.sina.com.cn/sysuzck。

总有一些细节让人温暖  

2010-02-11 14:34:20|  分类: 爱校爱国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大概初步认识我的人,或者见过面的人认为我是一个很骄傲的人,气宇轩昂,挺自负,甚至是不可一世。但很少人会知道我的内在谦虚和经常的自我反思,无论是对学术的极度虔敬,对长辈和贤人的极其尊重和效忠,还是如何处理事务和做人。

换言之,就好比我对大家说,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大家多数会哄堂大笑,因为一个可以滔滔不绝连续讲上3个小时面不改色的人怎么可能内向?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能够明白,主动出击往往是最好的防守。

真正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对于学生,专业上那是相当严格(因为我视学术如生命),但生活上却尽量和善,而且关心年轻的朋友(因自己在成长路上得到很多爱护和关怀)。尤其在学术上,不作任何保留,对于我自己的学生是如此,对于任何虚心请教的人都是如此。

在海外读书4年,学术上的收获此处不表,因为,那要让后人和专家说话,而不是自夸。但在做人的层面,很大的收获在于,强化了严以律己和尊重他人。

我曾经在我的课堂上说,我会回复每一封Email,只要不是骚扰信件。哪怕是求知的陌生人,也会尽量热心解答。可能往往被人视为做秀,但真正写信过来的人应该明白。

想起来黄校长曾经讲过的一句话,要善待学生。这或许真是中国的语境,强调的往往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

有个选修课的同学非常有礼貌和小心翼翼的写信问我一些专业问题。我很开心地回复了他。然而让我惊讶的是他的回信,容许我引用一段,“很开心能收到你的回信。这应该是我在新的一年里面第一件开心的事了。

    一开始的时候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才给你写这样的一封信的。来大学以后,很多的东西都不一样了,人的想法也变了很多。我一开始以为你不会去理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学生。因为大学里面真的见的很多的了。在大学里面,很多的老师都是有自己的科研工作的,都是很忙的,所以很多的时候都是自己在学习,老师很少去关心每一个学生,而且他们也关心不过来!专业课的老师尚且如此,何况是选修课的老师呢!
    你让我觉得其实不完全如此的,至少有的老师不会这样的。
    朱老师,我以后还可以和你保持联系吗?我是真的很高心在自己的大学时代能遇见这样一位自己喜欢的老师。我不想在自己大学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大学因为某些事没有去做而有遗憾!
       我在一丝的欣喜之余感到了震惊和遗憾。回复/回应他人的问候、求救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素质,往小处说,这是礼貌;往大处说,这其中体现了博爱和平等精神。我所认识的海外学术大佬莫不如此,虽然他们绝大多说都日理万机,是工作狂。然而,在国内,政治中心论,权力决定论让很多居高位者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缺乏基本的礼貌教养。
       这样的现实下,我们有太多理由拒绝别人,何况是相当弱势的学生?
       但作为老师,作为有职业道德和爱心的老师,应该真正爱护和帮助学生。
       我在很多个场合,无论是大学语文课程,还是文学史课程,还是私下聊天,都强调做人的道理。其中,细节很多时候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和品位,有些时候甚至可以决定你的命运。从这件小事身上,我更加坚定了这一点认识。
       扩展开来,我们大家其实都要做好细节。因为,在这个物欲横飞、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的虚浮社会中,总有一些细节让我们温暖。而诸多的细节联缀在一起,不仅组成了个体可能伟大的人格,更让这世界阳光普照。。。
  评论这张
 
阅读(323)|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