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朱崇科的求知阁

无忧无惧,刚韧有度

 
 
 

日志

 
 
关于我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教授、博导兼系主任。本博客已经停止更新。 本人新博客为http://blog.sina.com.cn/sysuzck。

论文的结构  

2010-02-12 15:48:57|  分类: 反思教育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一篇好的论文,通常也具有好的结构。

一般说来,可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引言。在这部分中包含文献综述、提出论题及其问题意识,有些时候也会给出论文的整体论述架构。大陆学者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是,文献综述往往做得很差,一般说来,在本学科研究中,可以不做文献综述的大学者寥寥可数,而且那些虚名在外不做学问的“大学者”例外。在我看来,文献综述是凸现问题意识与创新性的基础,否则更多是重复劳作、人云亦云。西方学界有浏览一篇论文只需要看文献综述、结论和参考书目的玩笑说法其实是有其相对合理的一面。

2论文的主体架构。一定要注意不同层次之间的内在理路/逻辑,或者是平行,或者是递进,无论如何,要注意处理好中间的问题,比如交叉,重复,等等。同时,每一个层面的观点必须指向核心论点,这样的结构才会严密,经得起攻击。

3结论。很多时候结论不只是重复和总结之前的论点,同时也可以包含余论以及其他可能性。一般而言,一篇论文很难包罗万象,(尽管目前流行论文书写类似的恶俗,几乎一篇论文可以写一部专著,这样的垃圾其误人子弟和浪费纸张恶果可以想见。但我们不要随波逐流)为了给阅读者以更多启发和论文自身的严密性,在结论里面仍然要注意足够的创新性。

总体而言,一篇论文需要有鲜明独特的问题意识,否则,就是浪费纸张。对资料的充分占有和使用自然是不用提及的基础,但不能只限于资料文献,否则,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干的活,不要拥有高智商和高学历的你浪费青春和精力,当然还有国家资产,和可能误人子弟。

  评论这张
 
阅读(557)|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