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朱崇科的求知阁

无忧无惧,刚韧有度

 
 
 

日志

 
 
关于我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教授、博导兼系主任。本博客已经停止更新。 本人新博客为http://blog.sina.com.cn/sysuzck。

台湾《中国现代文学》征稿——魯迅及其來者  

2013-11-27 07:15:43|  分类: 讲会谈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第二十五期主題徵稿:

迅及其

(截稿日期:20143 30 日)

主題策劃 朱崇科、张钊贻

1881-1936)作20國文學/文化史,甚至是世界文化史上去的人之一,自有其豐富性、深刻性、繁性和爭議性。作為一個作家,國現,尤其是小開創之功有目共睹,他文體(如散文文等)的敏更是令人驚不已。而有其研究更是汗牛充、高手,形成了迄今聲勢顯學——魯學”。

毋庸言,有關魯迅研究由於多元素(尤其是意態等)的介入按照歷時照,也大致經過巨匠、被神化、回到人、被褻瀆等四個階段,惟其如此,又可以反證出魯迅的魅力或魔力。大致而言,中陸對魯迅的研究和海外的研究各有千秋,隱隱然形成一種對話關係。日本界自內魯迅以至今,史料考據始是其擅的優良傳統,中陸則佔據了現場地利和人,海外其他域,如香港、美等往往能夠結新理出新,也自有其傳統

除此以外,世界各地的文壇上,尤其是華語語系文學(Sinophone Literature)板塊內,往往也會形成魯迅傳統及其賡續,這些作家眾星拱月,也就反過來形成了“祖師爺爺”——魯迅及其開枝散葉和枝繁葉茂。我因此邀國學如下的角度展開對魯迅的討論1關魯迅或/和其代人的討論2迅研究之研究;3迅以降於其者的研究。

 

一、 來稿請列印一式三份,寄至新北市永和郵政401 號信箱,「《中國現代文學》編輯部」收,或電子請寄:shine32@ms63.hinet.net

二、 稿件請橫排打字,撰稿格式參照本刊撰稿體例,並須檢附三至五個「中文關鍵詞」、三百字左右「中文摘要」。論文通過審後,將另函通知補送英文篇名、摘要、關鍵詞等資料。

三、 來稿請另紙註明作者姓名、服務單位和職稱、聯絡電話、E-mail address

《中國現代文學》撰稿體例
一、格式:由左至右橫式寫作,每段第一行前空二格。
二、 標點符號:採用新式標號。書名、期刊名、報紙名、劇名、學位論文用《》,文章篇名、
詩篇用〈〉。
三、章節符號:各章節使用符號依序為一、(一)、1、(1)等。
四、 引文:獨立引文每行低三格,上下不空行;正文內之引文加「」;引文內別有引文則用『』。
五、註釋:採當頁註。註釋號碼用阿拉伯數字隨文標示,格式如下:
1、專著: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
2、 論文集:作者,〈論文名〉,收於編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
3、期刊論文:作者,〈篇名〉,《期刊名》卷期(年月),頁碼。
4、學位論文:作者,《學位論文名》(出版地:出版者,年份),頁碼。
5、報紙文章:作者,〈篇名〉,《報紙名》版次(或副刊、專刊名稱),年月日。
六、參引文獻:
文末一律附加「主要參引文獻」,以不超過一頁為原則。中文書目請依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如有必要得以出版時間為序,英文書目則以作者姓氏字母為序,以專書、期刊論文、會
議論文集、學位論文之序編排。中文在先,外文在後。出版時間統一以西元書寫。撰寫
格式如下:
1、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
2、作者,〈篇名〉,《期刊名》卷期,出刊時間
3、作者,〈論文名〉,《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
4、作者,《學位論文》,出版者,出版時間 
  评论这张
 
阅读(795)|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