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of the Invisible World (Spiegel & Grau, 2009),
Five Star Billionaire
(Fourth Estate, 2013)。 作为一个颇具野心又苦心孤诣的作家,欧大旭也为自己赢得了不少荣誉,比如《和谐丝庄》在2005年入围过英国布克奖(现在称为曼布克奖 "Man Booker Prize"),2006年获得惠特布列首部小说奖(Whitbread First Novel Award)。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他的书写亦给马来西亚华人文学带来了新质和冲击性,虽无力改变华人文学在大马的族群文学 而非国家文学地位,但他对大家耳熟能详的议题开掘和长篇虚构技艺都有提升之处,值得读者仔细探勘。
朱教授认为,欧大旭作品中的马来(西)亚认同自有其发展路向和独特之处,他立足于反殖民/去殖民的大历史维度,着力借助精彩的多重叙述重构大马历史,同时又借小说中林强尼的角色以小见大呈现出背后的国族寓言(National Allegory)。而正是基于历史反思,他也指出了大马认同的确认路径,即多元并存的历史传统和未来建设方向,同时也以挫败的反例来进行教训示范。当然,欧大旭甚至也有建基于大马现实之上的认同哲学思辨,无论是历史建构还是认同拼贴,其实都是可选择的。
朱教授2011年底由本校中文系转任我院教授,一直致力于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也努力探研东南亚历史、华侨华人历史和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ature)研究的叠加实践及其新的可能性,该文是朱教授2013年2-7月担任台湾东华大学客座教授期间的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