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工作效率因此也可以理解地降低了些。其实自己也偶尔想控制一下节奏,体验所谓的淡定和缓慢。
出席马来西亚新山南方大学国际论坛。2月27日下午2:00-6:00出席马来西亚南方大学《马来西亚华人人物志》推介礼。中间黑色西装者为王师润华教授(资深副校长),左起第8位为何启良教授(副校长)。
1.因为心内外有光,所以一直振翅扑向光明。
2.内心对学术的敬畏和精神践行自是不必说,我一直崇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表面上经常自称学术民工。唯其如此,对于教授在社会上的实际位置也就心平气和,对于貌似的低收入也就相对不以为怪,甚至,对于自己长期的努力奋斗也就视为必然。学术民工嘛,不过如此。一代是民工,代代是民工。
3.有些时候,我想放逐自己,听从内心的声音。那样,世界或许更开阔,也更祥和与丰润。
4.善与恶,升华与堕落往往在一念之间。但无数个一念累积的差别往往就是大奸大恶之异,大师学渣并列。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人生不同的存在形态。各自选择,各自享受或承担。
5.再赴南洋理工大学。在中文馆还书六册,借书11册。馆员服务态度很好,看我携带图书太多要”左拥右抱”,她特别免费提供给我一NTU环保袋。新春的温暖与福利。
6.专制国家不单纯是控制言论,不让人讲真话,还有混淆是非,比如把自己不喜欢或不擅长的属于语言/文化的问题归结为政治或沙文主义,同样把自己的偶然选择在胜利后归结为必然性,甚至把母语学习变成了一外习得,用英语教华文,居然还有人渣学者为此论证。 新加坡从此角度看绝对不是小红点而是经典个案。 从这个角度看,冷战前后的左翼思潮问题、南洋大学被关闭的问题、媒介教学语变迁问题以及苟延残喘了30多年的新加坡华文学习和提高问题,绝非目前的官方论述那样古板和简单。这期待有勇气和高素质的学者继续探研。
7.山穷水尽的可以是物质,柳暗花明的必须首先是精神。否则,只有低吟——没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8.每次打开工作邮箱,看到的垃圾邮件最多的就是三类:第一,真假发票售卖;第二,真假期刊版面买卖;第三,真假会议邀请函。想想高举伟大复兴旗帜的国度在理念上已经是5G了,现实中还是2G乃至木有G点,真是心塞啊。
9.所谓土豪,就是土鳖的豪气——有钱但傻缺。
10.中国社会真是一个可悲的社会:自我的发展是残缺的,受制于种种传统和老人政治,年轻人难有未来;却又没有公德,一方面崇洋媚外,另一面却又民族主义情绪极强,义和团;喜欢互相投毒,国民劣根性重重,还有人认为只要不说坏话,我们就强大了。
11.我对任何有益/公益的文化事物/事务充满兴趣,也会尽力而为。尽管世界繁琐乃至险恶,男人往往脆弱,但依然必须披挂上马,勇敢战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