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朱崇科的求知阁

无忧无惧,刚韧有度

 
 
 

日志

 
 
关于我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教授、博导兼系主任。本博客已经停止更新。 本人新博客为http://blog.sina.com.cn/sysuzck。

归返的解构与建构:论林幸谦的原乡执念  

2015-08-08 08:52:08|  分类: 论述展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朱崇科

内容提要林幸谦的原乡书写与追求往往刚烈、浓郁,他既有相对清晰的大马认同:书写自我、小家,同时又将其升华为大家、华族与大马的议题与身份认同探寻,同时,又由于他有相对特殊的留学经历和线路,又让他可以反思台港、批判大陆,既有精神原乡,又有现实历练。表面上看,林幸谦似乎是一个无地归返的过客,实际上,他更是一个通过解构来建构华人大同的个体实践者。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不可将其对中国大陆的浓烈精神原乡视为中国情结,更要辩证而清醒的看到他的宏阔视野与追求,以及偶尔的宏大叙事。

毋庸讳言,林幸谦(1963- )是马华文坛上六字辈里面相当独特而丰富的存在。他兼擅散文与诗歌,创作甚丰,主要有:《狂欢与破碎:边陲人生与颠覆书写》(台北:三民出版社,1995),《诗体的仪式》(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原诗》(香港:天地图书,2001),《漂移国土》(吉隆坡:学而出版社,2003),《人类是光明的儿子》(吉隆坡:马来亚图书有限公司,2004),《幸谦的诗》(吉隆坡:群岛,2005),《千岛南洋》(马来亚图书有限公司,2005),《愤懑年代》(马来亚图书有限公司,2005),《叛徒的亡灵:我的五四诗刻》(台北:尔雅出版社,2007);同时,他又是张爱玲、白先勇等方面的研究专家,著述主要有:《生命情结的反思:白先勇小说主题思想之研究》(台北:麦田出版社,1994),《张爱玲论述:女性主体与去势模拟书写》(台北:洪叶出版社,2000),《历史、女性与性别政治:重读张爱玲》(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荒野中的女体: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I》(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女性主体的祭奠: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II》(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等。

   

 归返的解构与建构:论林幸谦的原乡执念 - 朱崇科 - 朱崇科的求知阁

 
归返的解构与建构:论林幸谦的原乡执念 - 朱崇科 - 朱崇科的求知阁
 
归返的解构与建构:论林幸谦的原乡执念 - 朱崇科 - 朱崇科的求知阁
 
归返的解构与建构:论林幸谦的原乡执念 - 朱崇科 - 朱崇科的求知阁
 
归返的解构与建构:论林幸谦的原乡执念 - 朱崇科 - 朱崇科的求知阁
 
归返的解构与建构:论林幸谦的原乡执念 - 朱崇科 - 朱崇科的求知阁
 
归返的解构与建构:论林幸谦的原乡执念 - 朱崇科 - 朱崇科的求知阁
 
归返的解构与建构:论林幸谦的原乡执念 - 朱崇科 - 朱崇科的求知阁
 
  评论这张
 
阅读(675)|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