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朱崇科的求知阁

无忧无惧,刚韧有度

 
 
 

日志

 
 
关于我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教授、博导兼系主任。本博客已经停止更新。 本人新博客为http://blog.sina.com.cn/sysuzck。

《<野草>文本心诠》后记  

2016-06-22 09:38:31|  分类: 论述展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后记

       

某种意义上说,《野草》对于鲁迅研究者来说就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和悖论的存在:不触摸一下心里难免痒痒,但如果深入其间想在汗牛充栋的既有研究中杀出一条血路,难度不低于登月。毫无疑问,我也难以例外。但作为一个学习和研究鲁迅多年的人,我深知迂回曲折的重要性,所以硕士、博士论文处理的是先生的《故事新编》,后来以《张力的狂欢》之名在2006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后来乘胜追击,继续纵横捭阖研究鲁迅先生的三部小说集,2011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实人生”的枭鸣》。

但实际上,触摸《野草》的欲望一直潜存心间,终于《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7期上刊发了我的《执著与暧昧:<过客>重读》,算是小试牛刀,自我的感觉和外在的反馈似乎都还不错,至少不寂寞。从20129月开始,每年的新学期我都要为中山大学医学院或大学城校区的博士班新生开讲,大言不惭似乎也颇受欢迎的题目就叫做《学术的进路——我与鲁迅研究》,其中既重点介绍了我那时如火如荼的《广州鲁迅》研究,同时又豪情满怀【内心又不无狐疑】的预支了自己的研究计划——下一步会主攻鲁迅先生最晦涩的《野草》。

2013年上半年,准确说2-7月的半年我应邀到台湾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担任客座教授,主要讲授两门课程:一门是本科生的《马华文学》,另一门是硕士班的《鲁迅研究》(以小说为中心)。由于台湾也是区域华文文学的重镇,限于资料的方便和场域的在场主义情愫,我的研究重心自然更多落在了马华文学与台湾经验的复杂关系梳理上。但细读《野草》却又是我休息和转换思路的上佳凭借。在见缝插针中居然也完成了自己最先阅读出心得的部分单篇解读。

我做事情喜欢趁热打铁、雷厉风行,不喜欢拖拖拉拉,于是2013年下半年开始,回到中大后,一方面是非常紧张忙碌的教学,另一方面则开始了我对《野草》的集中阅读和诠释。整体的运行情况非常顺利,几乎每两周必然会完成一篇大纲设计和解读思考:我首先把尽可能多的资料收集好,无论是专著还是单篇论文,结合自己阅读的新体会加以调适,整个过程像是一场浩大的阵地战,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不许后退,但可以根据喜好和感受的独特性安排解读不同篇章的先后次序,经过6-9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了《野草》细读的初稿。

但同样更重要的事情却又逼过来,拙著《广州鲁迅》获得2013年度首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社希望我能尽快结项,于是大部分的时间又转向了修订《广州鲁迅》。毫无疑问,这都是比较繁琐的事务。2014年又是疯狂上课的一年,我得为我台湾半年的客座弥补工作量。所以,修订初稿往往也只能断断续续进行,同时,在单篇解读的基础上也开始了整合工作,利用关键词连缀的办法可以探勘出《野草》中蕴含的某些整体性和可能的规律。幸运和值得感激的是,几家刊物,如《文艺争鸣》、《鲁迅研究月刊》、《山东社会科学》、《齐鲁学刊》、《学术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纷纷给予系列性拙文面世的空间和机遇。

2015年上半年,我又回到了我曾经攻读过博士学位的新加坡继续访问,不过这次不是我的母校——新加坡国立大学,而是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在此,我主攻的课题是“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尽管《野草》的修订不是主要任务,但依然可以成为我调剂思维、缓解疲惫的最好凭借。能够在三个不同的区域撰写和修订一本小书,可见我对它的珍视,也可以看出其间的微妙缘分。但由于对鲁迅先生的尊重,这次呈现出的主要是单篇解读,我希望借此可以雅俗共赏,让更多人靠近鲁迅及其《野草》。过于宏观和抽象的论述留待日后结集吧。

这本书能够面世,也要感谢许多前辈的关爱和提携,直接和间接的,名单如果列出来,肯定目不暇接,请恕我不一一列举,但会奉赠拙著聊表谢忱和汇报进度。特别值得铭记的是孙郁教授,他不仅是拙著《广州鲁迅》的审查人,目光如炬、温润厚道,而且也慷慨为本书赐序,增色不少,同时提点为人为学之道,令人感怀于心。人民出版社一直是我尊敬的出版社,能够将拙著交给他们,真是我的荣幸,感谢上苍。毫无疑问,也要衷心感谢责任编辑李惠老师,这是第二次合作,她的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和精益求精都让人钦佩而感动。

当然,值得欣慰的是,我终于初步完成了2012年时自己的诺言,无论如何,算是一种交代。这是我研究鲁迅的第四部专著,个中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但在战战兢兢之余,在努力程度上我是问心无愧的。我期待着来自前辈、同行师友和民间高手的指教。

2016年4月,因为工作需要我转任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中文系教授并兼任行政负责人主持工作,自然忙碌了不少,但在鲁迅研究和普及的事务上却又有所推进——在有关课程设计中,《鲁迅精读》会被设为新创办的中文系的限定选修-核心课程。某种意义上说,我把研读鲁迅的薪火传递到了珠海,这无疑是人生的另一种收获和契机。

谢谢人生。

 

                                   朱崇科

2015年冬修于中山大学康乐园

2016年初夏中大珠海校区定稿


《野草文本心诠》后记 - 朱崇科 - 朱崇科的求知阁
  评论这张
 
阅读(586)|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